|
马上注册荣耀渭南网,结交渭南乡党,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荣耀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沪渝高速本应是一条缩短恩施州与全国各地距离的“便捷路”,是一条促进恩施州加快发展的“致富路”,是一条倾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关怀的“连心路”。目前这段路却成为一条罚款多、扣分多、收费高的路。
一、时速设计不尽科学合理。沪渝高速鄂西段全长约320公里,大型车辆限速60公里/小时,小型车辆限速80公里/小时,局部路段限速40公里/小时,而所有车辆进入高速又最低限速60公里/小时,限速标识本就存在矛盾。在地理环境同该路段相近的重庆石柱、忠县、垫江境内,无论是大型车辆还是小型车辆一律限速100公里/小时。同样是山区高速,同样是公安部管理,时速设计却差异很大。该路段通行后频发交通事故,原因甚多,一是冰凌雨雪天气影响,二是司机疲劳驾驶,三是超速,四是处置不当。发生交通事故不能简单地将原因归结为“超速”,而将“限速”作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唯一措施,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治理才有效。
二、罚款多,扣分多。同是山区高速,该路段的测速监控点远比重庆石柱、忠县、垫江境内高速公路的测速监控点多,加上时速限制过低,很多车辆一不留神就会因超速被“电子眼”抓拍,只要被“电子眼”抓拍,就会被罚款和扣分。据统计,该路段恩施西—利川段全长57公里,安装固定“电子眼”3个,还有若干流动测速点,平均每19公里就有1个测速点,另外还有众多监控。长阳境内1192、1193处车辆被抓拍并被罚款的频率较高,且罚款额度较大,一次1000元或2000元。恩施某单位有6台车辆,仅2012年共被罚款3.1万元,累计扣分287分,而一本驾驶证一个记分周期内只有12分,需要24个驾驶证才能满足扣分。如此规定亦不妥帖。另一单位有台车自该路段开通以来,累计罚款3.6万元。“电子眼”只是一种行政执法的辅助工具,它所采集的信息只是一种“视听资料”证据,与道路上执法的交通警察有实质区别。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经调查发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违法违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必须全面、客观、公正地收集有关证据,对其作出恰当的处罚。而在实际操作中,“电子眼”代替了“人工”执法。执法机关通过“电子眼”工具进行监管,使相对人失去了申诉和答辩的机会。因此,依靠“电子眼”锁定车辆违法违规,继而让这些“违规车辆”无法参与年检的管理方式,既剥夺了车辆正常年检的权利,又让违法行为不能及时消除,如此规定,欠妥。
三、收费较高。2011年11月以前,沪渝高速鄂西段5座以下小车通行费为每公里1.05元,货车计重收费标准为每吨公里0.165元,而省内其他高速公路小车收费仅为每公里0.44元,货车每吨公里0.088元。沪渝高速公路鄂西段每公里收费比其他高速公路高2-3倍,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是收费最高的路段之一。2011年11月,在省政府和省发改局、物价局的关心下,沪渝高速鄂西段收费标准进行了一次下调,小车每公里收费0.836元,货车每吨公里0.132元,但与相邻的重庆相比,小车每公里收费高出0.2元。
四、信息不对称,处罚不公平。我省与外省交管部门未实现电子联网,处罚对象基本上针对“本省违章车辆”。外省违章车辆或可逃避处罚(除非现场发现处理),存在“不公平”现象。在省内,高管与地方交管部门也存在联系不紧密、沟通不顺畅、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不方便群众办理车辆违章处理、车辆年检等事宜,在一定程度上也滋生了“违章车主”用别人的驾驶证进行“扣分保证件”的行为,为中介机构的中介人提供了牟利的空间和平台。信息不对称,既会出现效率低下的问题,也会出现执法不公的问题。一条高速公路修好了,不能成为一条便捷和快捷通道,却引起了老百姓更多的怨言,这也不是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初衷!
( 摘自利川政协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