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ORE TANGSHAN”开启的“环球”打卡初体验
收到了上“ORE TANGSHAN”轮的消息。我开始着手准备上船需要带的东西。问了已经上船的同学,他们说一个行李箱和一个背包就足够了,一半装换洗的衣服,一半装自己喜欢吃的零食。实在带不动的,可以通过快递寄到供应商那里,上伙食的时候一起运上来。此外我自己做了一些准备:1.甲板上干活防晒头套必戴,要不然可能不只是晒黑,而是晒伤。2上.船后跟国内会有时差。平时下班,注意好时差,可以家里人聊聊天。忙的时候可能会和家里人联系的少,在上船前教会他们如何查询自己所在的船位,他们也许就没那么担心了。3海上大多数手机都没有信号,收不到验证码等短信。但是现在网络挺方便的,提前绑定好自己需要查询的东西,就可以在船上用WIFI查询了。后来也发现这些准备都用到了~等待的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就到了七月。登上主甲板那一刻,我的打卡生活就此开始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那些在教科书里看到的现象: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水池里的漩涡转向北逆南顺,终于能亲身体验一把了。还有学到的专业知识,也在工作里得以实践。在鼠浪湖值港口班的时候,懵懵的,都不知道缆绳怎么调。后来在巴西值港口班的时候,已经很熟练啦,完成了从“我不会,我不敢”到“我能行,没问题”的蜕变。
还有在值大副班的时候,发现船上的电子海图和雷达等仪器设备和学校学的不一样,不过在入职培训的时候有熟悉过,上船后操作起来也是掌握的比较快。遇到不会的多问问前辈们,虽然值大副班,但有时候下班之余,也可以在二副三副的班上,多上驾驶台学一学。之后回房间做做笔记,把一天学到的知识记下来,比如计算大气压,测罗经差等等。
在巴西靠码头的时候,和鹏宇所在的船舶“ORE SHENZHEN”轮同一天抵达同一码头。他乡遇故知,当时我们离得很近,开心地拿起对讲机聊了一会。(茫茫大海能遇到同学真的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从事远洋海运事业,漫漫长路难免有些枯燥。这些从国外运输回来的铁矿石,可能是用于建造成一座座城市里的高楼大厦,也可能是用于打造成一段段贯通祖国大好山河的铁路轨道,还可能是用于锻造成一艘艘驰骋大海的远洋巨轮,这样想想,内心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前阵子种的的小蔬菜在营养土里,加上水的滋养陆续萌芽~作为一名驾驶实习生,我在ORE TANGSHAN往后的日子里,在各位前辈的指导下,慢慢成长。
生活中的小美好还有许多,让我们静候下一个“船”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