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迟到了十五年的还款终于收到了
近日,一桩跨越十五年的民间借贷纠纷,在故市法庭以被告当场履行、双方握手言和的方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这起案件的成功化解,不仅让原告的合法权益得到了及时兑现,更彰显了判后答疑在实质性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原、被告系同村村民,平时关系本不错,2009年6月,被告因急需用钱周转,从原告处借款15000元,并向原告出具借条,承诺自己在半年后按时还款,且会向原告支付利息。半年后,被告未按时还款,并外出打工,昔日的乡邻情谊,也因这笔未能按时归还的借款而蒙上了阴影。多年催讨无果,原告倍感无奈与失望,故将被告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刘通考虑到双方系同村村民,本着化解矛盾、修复关系的原则,多次组织双方进行调解,但时间久远,双方各执一词,加之多年积累的负面情绪,调解工作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在调解无效的情况下,依法判决被告偿还借款本金,并支付逾期利息。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axegupay5k/a310b01ba5a34e6ba1d0600a0ef01fca~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0832606&x-signature=ZvzNMeR2E6XVe0mFawgbGtTX%2Fmg%3D但判决结案的方式未能将双方的矛盾进行实质性化解,于是法官在向当事人送达判决书后,与原、被告耐心沟通,开展判后答疑工作。法官向被告详细解释了判决认定的事实及相关法律规定,并反复强调诚信履约的重要性。同时,劝导原告考虑被告的实际情况及双方的乡邻关系,可以在执行方式和期限上与被告适当协商。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516e21efd4b74af783b390983d2b459e~tplv-tt-origin-web:gif.jpeg?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50832606&x-signature=7FTitD1%2B37jXE8BZlm1V7H3%2FmI8%3D
最终,在法官情理法的交融疏导下,双方各退一步,原告自愿放弃部分利息,被告当场履行。至此,长达十五年的借款纠纷得以圆满解决,多年的积怨烟消云散。判决书不应是冰冷的法律条文堆砌,更应是传递司法温度、解开当事人心结的桥梁。本案的成功化解,是故市法庭积极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大力推行判后答疑工作的一个缩影。下一步,故市法庭将继续深化判后答疑等司法为民举措,不断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服务水平,为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司法力量。来源:临渭法院https://www.yewn.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06/16/103557n8nn0wu8f4uku0um.jpg 做人不能这样!!!! 借钱不还真不要脸 做人不能这样!! 注意诚信第一 发挥人民法院积极调解的作用。 从那时起,社会诚信越来越差 合理化解纠纷。 太不容易了。 还款了就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