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渭涛:答高陵影友问摄影如何坚持创作
这念头,是前些日子在泾河边上坐着时,一点一点漫上心头的。面前是流淌了千年的泾水,浊浊的,并不清亮,却自有一股沉雄的气度。我端着相机,却许久没有按动快门。心里忽然觉得,摄影,未必就非得是那个被无数教科书、被无数大师们框定好的“世界”——那个纯粹由光影的戏剧、线条的舞蹈与构图的均衡所构筑起来的,精致却也有些隔膜的象牙之塔。
这当然是对的,是摄影安身立命的“理”。如同写文章要通文法,作画要知笔墨。那黄金分割的一点,那侧逆光勾出的一缕金边,那精心排布的前、中、后景,都是这“理”的显现。循着这理路,能拍出“好”的照片,匀称的,悦目的,符合大多数人对于“美”的期许的。这是一条被无数人踏平了的、通往优美风景的坦途。行走其上,安稳,且能收获许多赞许。
但我总觉得,摄影的魂魄,似乎不止于此。它不该仅仅是一道遵循固定公式的精致习题。它更应是我与这世界之间,一次呼吸的交换,一次体温的传递。
这便想到了你,和你镜头下的泾河。你走的,便是你自己的路了。你不去追逐那些转瞬即逝的、舞台般的光影,也不执着于寻找那些充满张力的、抽象的线条。你只是日复一日地,走到这河岸边来,像一位沉默的邻居。你拍它春日里解冻时,冰块碰撞着,发出沉闷的隆隆声;拍它盛夏暴雨后,浑黄的激流如何蛮横地漫过滩涂;拍它在秋日午后的阳光下,那泥水里竟也泛出的、暖洋洋的琥珀色光泽;也拍它在严冬里,那一派万物寂寥的、铁灰色的沉睡。
你不只拍河。你也拍河边的人。那垂钓者凝固般的背影,那浣衣妇人扬起水花时的一瞬,那在岸边黄土上追逐嬉闹、脸蛋儿冻得通红的孩童。还有那些事,那祭河的古老仪式,那在河岸上搭起又拆走的、热闹而又寥落的集市……你的镜头,像一只宽容的袋子,将这围绕泾河的所有天气、所有人物、所有事件,都一股脑儿地、深情地装了进去。
这哪里还仅仅是“构图的艺术”呢?这分明是一部用影像写就的、关于一条河流的“地方志”。它有温度,有气味,有呼吸,有那黄土的颗粒感,有那河水的腥甜气。在这里,摄影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形式的审美,它成了最朴素的记录,最深情的凝视。它连接起了天、地、人,连接起了时间与空间。
我忽然明白了。那所谓的光影、线条与构图,是“法”;而你这般带着全身心的感受去贴近一条河流,去理解它的喜怒哀乐,去记录它的生死荣枯,这便是“道”了。法是舟筏,帮你渡水;而道,才是你要去的那片广阔无垠的彼岸。
风从河面上吹过来,带着水汽的凉意。我再次举起相机,这一次,心中不再有那些规则的条框。我看到的,不再是“光影的世界”,而是我面前这条活生生的、流淌着历史与故事的河。我按下快门,记录的,是我与它在此刻的相遇,是我的心,为它的脉动,所产生的那一丝共振。
摄影,或许就应该如此。它可以不必是,也必须不只是,那个精致的光影世界。它更可以是,你走过的路,你爱过的人,你凝视过的,一条河的春秋。https://www.yewn.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10/24/094634qxnxhv9cb5f1fmjf.jpghttps://www.yewn.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10/24/094633y58q8z3mvlqv25s8.jpghttps://www.yewn.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10/24/094634hn7vv7gjcnxged7u.jpghttps://www.yewn.cn/data/attachment/forum/202510/24/094632qgwfyy6oz6fkqz69.jpg
这文章写的好,拍的景色也迷人 一条河的春秋。 谢谢分享一下 夕阳多美好 发表于 2025-10-25 14:36
这文章写的好,拍的景色也迷人
专业人士肯定不一样 专业技术,还要专业人员解答 感谢你的分享 专业的就是不一样 非常感谢分享 一条河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