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应急救治和处置能力,规范抢救流程,确保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8月21日下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组织了一场子痫前期重度并发急性左心衰应急演练。此次演练吸引了相关科室负责人前来观摩指导,多学科医护人员积极参与。
本次演练选址急诊科,模拟了一例“孕34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并发急性左心衰”早产临产的紧急抢救过程。产一科副主任李彩娟临时出题,全面检验医护人员面对紧急状况时的反应速度和救治能力。演练中,孕妇孕34周,阴道流水3小时,2小时前出现规律腹痛,伴有胸闷心慌气短,无法平卧。急诊科副主任田晓涛查体发现,孕妇心率120次/分,血压170/110mmHg,呼吸30次/分且急促,双肺布满湿啰音,水肿(++++)。情况紧急,医护人员立即给予吸氧、化验全套血、臀高卧位等紧急处理,并紧急呼叫产二科值班医生。
产二科一线医生雷杨杨迅速赶往急诊科接诊,询问病史后,考虑为子痫前期重度并发急性左心衰。内诊显示宫口开大8cm,S+1,早产临产。完善检查后,胎心监护提示反应型,心电监测生命体征为血压175/118mmHg,呼吸28次/分,心率128次/分,血氧饱和度90%。随即,二线副主任医师周腊支援到位,实施一系列标准化抢救操作,包括去枕头高脚低卧位、面罩高流量给氧、呋塞米利尿、西地兰强心、硝普钠降压等。同时,紧急呼叫三线主任医师田亚凤到场,启动“高危孕产妇抢救应急预案”,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
在抢救过程中,麻醉科医师全程保障气道安全,检验科快速完成检验结果,医务科统筹协调资源,内科、新生儿科及时到场。助产士全程密切配合,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并通过产钳助产缩短第二产程,顺利娩出新生儿。产后,产妇出现室颤,内科紧急除颤后,病人各项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早产儿由新生儿科协助监测评估后,转往新生儿科。演练过程中,各科室医护人员各司其职、配合默契,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和应急处置能力。
演练结束后,观摩人员对演练环节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医务科科长崔瑛主持了点评环节,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之处。
此次演练不仅增强了医务人员对危重孕产妇救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也提升了多学科团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和协作水平。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表示,将继续加强培训,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标准,为孕产妇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