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荣耀渭南网,结交渭南乡党,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荣耀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摘要:在摄影艺术的宏大殿堂中,与精心策划的观念摄影或波澜壮阔的纪实摄影相比,那些记录着普普通通街头景象的摄影作品,常常被视为一种“习作”或“消遣”。然而,本文认为,恰恰是这种看似随性、质朴的街头摄影,蕴含着深厚而独特的艺术价值。本文将从其历史档案价值、创作者的主体性锤炼以及对社会公众的审美启迪三个维度,深入剖析普通街头摄影作为摄影艺术瑰宝的核心意义。
关键词:街头摄影;艺术意义;档案价值;视觉训练;生活美学
一、 引言:艺术的民主性与日常的升华
摄影术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日常生活记录有着天然的联系。而街头,作为人类社会生活最集中、最生动的舞台,自然成为了摄影师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从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到罗伯特·弗兰克《美国人》中的冷峻观察,大师们的实践已证明了街头的魅力。但本文聚焦的,并非仅是那些载入史册的名作,更是每一个手持相机(或手机)的普通人所进行的、对日常街景的真诚凝视。这种“普普通通”的街头摄影,其艺术意义正根植于它对平凡事物的深刻关照与升华。
二、 历史之镜:街头摄影的档案性质与文献价值
街头摄影最直接的意义在于其不可替代的档案性质。它像一台时光机器,为后世保存了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社会面相”。
1. 微观史的视觉载体:正史记载宏大叙事,而街头摄影捕捉的是历史的“毛细血管”。一张记录了八十年代北京胡同里下棋的老人、九十年代上海外滩情侣的穿着、或是今天成都茶馆里悠闲的茶客的照片,其信息量远超文字描述。它保存了建筑的样貌、服饰的潮流、交通工具的变迁、市井广告的用语,乃至人们脸上最细微的表情。这些影像共同构成了一部生动、立体的“视觉地方志”,为社会学、人类学、城市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材料。正如摄影家沃克·埃文斯在美国大萧条时期所拍摄的系列作品,其初衷并非纯粹的艺术创作,却因其对时代风貌的忠实记录,成为了兼具文献与艺术价值的瑰宝。
2. 普通人生命史的见证:历史是由无数普通人书写的,但他们的声音与形象往往在官方记录中缺失。街头摄影则将镜头对准了“无名者”,让每一个擦肩而过的路人都有机会成为影像的主角。薇薇安·迈尔的作品在身后被发现,她所拍摄的芝加哥街头,充满了各色人等的鲜活瞬间。这些影像不仅是对一个城市的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普通人生命状态的真挚礼赞。它们证明了,每一个平凡个体的存在,都值得被看见、被铭记。
三、 视角之炼:街头摄影作为个人视觉的修炼场
对于拍摄者而言,街头是一个无与伦比的“视觉健身房”。它持续地锻炼着个人的视角、感受与心智。
1. “观看”的再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是“视而不见”的。街头摄影强迫拍摄者慢下来,重新学习“观看”。他需要观察光线的变化、发现有趣的构图、预判人物互动的可能性。这种训练极大地提升了拍摄者的视觉敏感性和形式美感的培养。如何在混乱中寻找秩序,在平凡中发现趣味,是街头摄影永恒的课题。
2. “决定性瞬间”的哲学: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理念,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抓拍,更是一种生活哲学的体现。它要求摄影师在电光火石之间,将事件的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这锻炼了拍摄者的预见力、耐心和决断力。在街头,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种不确定性极大地丰富了拍摄者的生活经历,使其对“机缘”、“巧合”与“叙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3. 与世界的诗意连接:手持相机行走在街头,是一种主动与世界互动的方式。它打破了现代人的疏离感,让拍摄者从一个被动的旁观者,转变为一个积极的探索者和对话者。通过镜头,他与城市、与陌生人建立了一种微妙而诗意的联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深刻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富集。
四、 感悟之源:街头摄影对公众的审美启迪与生活反思
当这些“普普通通”的街头摄影作品被展示给公众时,它们便超越了个人记录的范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审美价值。
1. 日常生活的美学化:街头摄影将我们熟视无睹的日常场景——一缕斜阳照射在斑驳的墙面上,雨天地面的倒影,菜市场里鲜艳的果蔬——提炼为具有美感的画面。它向观者揭示:美无处不在,艺术并非高悬于殿堂,而是蕴藏在生活本身之中。这种启迪能唤醒观者对自身生活环境的重新审视,从而获得一种“生活美学”的感悟。
2. 共情与人文关怀:观看街头摄影中陌生人的喜怒哀乐,能够激发观者的共情能力。我们看到一个在街头奔跑的孩子,会想起自己的童年;看到一对相互搀扶的老人,会感慨岁月的力量。这些影像让我们意识到,在看似迥异的外表下,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它培养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人文关怀与理解。
3. 对时间性与存在感的哲思:街头摄影天生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对“逝去”的感怀。照片中的人物老去,场景变迁,一切都处于永恒的流变之中。这种“时间性”迫使观者反思自身的存在:我们是谁?我们从何处来?我们将去向何方?正如罗兰·巴特在《明室》中谈到的“此曾在”,一张普通的街头照片,以其强大的索引性,让我们直面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从而更加珍惜当下。
五、 结论
综上所述,普普通通的街头摄影绝非艺术的边角料,而是摄影艺术生态中不可或缺的瑰宝。它以档案的忠实为时代存真,以视角的锤炼滋养着个体的精神世界,又以诗意的呈现启迪着大众的审美与哲思。它民主化了艺术,让每个人都可能成为生活的诗人与历史的记录者。在快门响起的刹那,平凡被定格为永恒,日常被升华为艺术。这正是街头摄影朴素外表下,所蕴含的深刻而动人的艺术力量。
参考文献:
1. [法]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决定性瞬间》.
2. [美] 苏珊·桑塔格. 《论摄影》.
3. [法] 罗兰·巴特. 《明室:摄影札记》.
4. [美] 罗伯特·弗兰克. 《美国人》.
5. [英] 伊恩·杰弗里. 《摄影简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