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荣耀渭南网,结交渭南乡党,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荣耀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
2015年春节前后,新修好不久的渭河左岸堤顶路大荔县下寨镇张家村段47km+100m至50km间伤痕累累,柏油路面集中鼓包,在大卡车碾压后,柏油路面爆裂成块状,簇拥在一起似要共御严寒。之后,这不足3公里的柏油路路面陷入破了挖、挖了补的窘境。2016年4月底,该路段进行了第3次的大面积翻修,如今,路面尽是补丁。
“都是小工队修的,一人包一段,偷工减料路面没几天就烂了,跟西边(临渭区段)的路面没法比。”附近村民说。
负责该路的大荔县水务局负责外宣工作的干部称,是有质量问题,烂了修好了就行。
现场
挖开了16个断面 最长的约50米最短的2.5米
沿着渭河左岸由西向东行驶至临渭区与大荔县交界处,平坦笔直的柏油路变得坑洼颠簸,经过的车辆无不减速小心通过。附近村民说,这是第3次翻修了。
这段堤顶路由主路和南、北辅道组成,仅主路和南辅道铺设着柏油路面。主路宽约8.26m、柏油层厚度约6 cm,南辅道宽约3.4m、柏油层厚度约4.8cm。阳光报记者在现场粗略统计,被机械切割后挖开的断面有16处,分布在主路和南辅道上。最大的断面自路沿石处切开,长约50米,宽度占去了整个主路和辅道,2.5米的断面坑是唯一“小伤口”。除去断面还有18块大补丁,补丁与周围路面的颜色明暗有别,村民说补丁是去年翻修的。
刚从田地里走出来的老汉是张家村人,见证了这段柏油路的“成长”。老汉告诉阳光报记者:“这路是2014年冬修好的,2015年春节就全爆裂了,柏油路面都拥挤在一起,大车也压不下去,这是第3次翻修,都是小工队修的,一人包一段,偷工减料路面没几天就烂了,跟西边(临渭区段)的路面没法比,临渭区(段)的路面从修好后就没有出过问题。
说法
是有质量问题,烂了修好了就行
渭河左岸堤顶路多平整笔直,为何独大荔县下寨镇张家村段的这3公里满面“疮痍”并反复发作?
5月4日,在大荔县水务局办公室,负责外宣工作的干部告诉阳光报记者:“是工程质量有问题,返工并都修好了,蒲城的老任(任建军)修路时,灰土有问题,块状粉煤灰在车辆碾压后,油面就都翻了起来,已经返修了两次,烂了修好了就行。”就该路段的招标情况、修建标准等问题,外宣干部在咨询工程部后告知记者,相关资料的管理人员不在,资料没法查阅。
为了解新修的堤顶路的柏油路面反复破烂的原因,记者数次电话联系大荔县水务局局长马政运,马的两部手机始终无人接听,在通过短信告知采访事由后,仍无回应。5月10日前后三个工作日,记者反复联系了大荔县县长王青峰,王的手机在多次占线后无人接听,通过短信,记者希望协调采访事宜,王也未作回复。
荆楚网刊文指出,很多的工程项目里存在层层转包,承建方用钱铺路,拿下被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拿到施工权。搞定验收者,既是“豆腐渣工程”也能顺利拿到“合格证”。大荔县下寨镇张家村段的这3公里堤顶路自2014年冬修好后不断鼓包爆裂,似乎一直在向经过的路人讲述其与相邻东、西段平整笔直路面的不同经历。来源:阳光网-阳光报( 记者:卫南)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