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荣耀房产网 荣耀人才网 荣耀相亲网 荣耀家居网
栏目
荣耀资讯 本地生活 公益活动 律师维权 寻人寻物 渭南车友 网络辟谣 聊天灌水 渭南楼市 家居装饰 渭南摄影 亲子母婴 谈婚论嫁 志愿服务 有问必答 站务处理
分类
二手市场 房屋租售 商铺转让 广告发布
荣耀渭南网 荣耀渭南网 资讯 渭南资讯 查看内容

喷洒农药时机不当影响授粉 蒲城多户村民小麦绝收

2015-6-30 09:21| 发布者: 卡尔| 查看: 1518| 评论: 0|原作者: 三爸

摘要:   眼下陕西省小麦收割基本结束,可蒲城县的一些农民却没有丰收的喜悦。原来,到了收获的时侯,他们却发现自家种的小麦几乎出现了绝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村民夏收遇怪事三亩二分地小麦竟绝收   蒲 ...
  眼下陕西省小麦收割基本结束,可蒲城县的一些农民却没有丰收的喜悦。原来,到了收获的时侯,他们却发现自家种的小麦几乎出现了绝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村民夏收遇怪事三亩二分地小麦竟绝收

  蒲城县荆姚镇史家村村民史秋江怎么也想不通,种了大半辈子小麦,今年夏收时头一回遇到了怪事。

  村民史秋江:我在村东头种了一溜,发现这麦怪怪的,人家麦穗是扎的,我的麦穗是端朝上,我过去揉了几个麦穗没有一点麦粒。我说这坏了,我掌柜的跑那块地一看,和这是一样的,三亩地全部坏完了。

  原来,自己种植的三亩二分地小麦到了今年收割的时侯,却发现麦穗里几乎没有颗粒。

  村民史秋江:回去话都没有,也不想吃也不想喝。心里难受得很。平时一亩地都在1000斤以上,这三亩地打3000多斤麦呢。

  史秋江说,这块地是村里最好的水浇地之一,往年小麦的产量都比较高,但是今年小麦几乎绝收,让他怎么也想不通。他和家人就赶紧将这一情况反映到了负责小麦种植技术指导的蒲城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便立即来到现场查看。

  蒲城县农技人员:没有麦粒。

  史秋江说,他的麦种是去年10月份从村会计那里以每斤三块多钱购买的,名字叫“百农207”,是一种新品种,据说产量高、抗倒伏。因为想着现在的假冒农资比较多,当时村会计在村里登记购买时他就交了钱。至于村会计从哪里进的麦种,史秋江说自己也不清楚。经过大半年的劳作,原想着新品种能带来高产,没成想连成本都打了水漂。刚开始史秋江怀疑是种子出了问题,然而村里其他三户和史秋江购买种植了同样品种的群众,小麦的收成却不错。

  村民史发全:每亩就是千十斤,跟往年差不多,赔不了。

  农技人员:喷洒农药时机不当破坏小麦授粉

  同样的品种,同样的种植条件,为什么单单史秋江家的小麦几乎绝收,而别人家的却丰收了呢?经过县农技推广中心技术人员多方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当初喷洒农药的时机把握不当有关。

  蒲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党高兵:你记不记得打药的时候有没有看到扬花时候的小絮絮?

  村民史秋江:没有絮絮。

  蒲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党高兵:没有絮絮,打了以后才出现絮絮,那刚好在授粉。小麦是边长边授粉,它上下授粉时间不一样,左右这一半儿授粉时间也不一样,只能说你这次出现这个问题是打药出现了问题,导致的在五到七天的时间,刚好是关键时候,把花粉形成的时间影响了。

  据蒲城县农技推广中心统计,今年在蒲城县的孙镇、椿林镇、党睦镇、陈庄镇等地,有八户村民、大约三十多亩小麦发生了类似的绝收现象。

  蒲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党高兵:非常明显,这叫柱头,就是专门授粉的,花粉到这开始膨大,你看这就没授上粉。是这么一个概念,小麦生长发育扬花授粉期由于打药不当,造成的花粉不能形成小麦不能授粉造成的。不能授粉小麦胚乳不能灌浆不能膨大,籽粒也就不能形成。

  村民:种麦一直凭经验遇到绝收是头一回

  农技人员介绍,小麦扬花的时间段内,也是授粉的关键期。在这一时间段,特别是每天的早上十点到下午三点左右喷洒农药,就会直接破坏小麦授粉。那么,绝收的农户是什么时间段喷洒农药的呢?据史秋江回忆,今年五月上旬,他确实在上午给自家的小麦喷洒过农药。

  村民史秋江:是吃了早饭,一晌午打药,温度高的很,谁知道人家啥时候授粉嘛。这农民打药一早上也打,一上午也打,不分早上晌午。人家说咱中午打药,那时候正授粉呢。咱对那不懂,我长这么大,麦子没着过这祸,今年是头一回。

  种植小麦一直凭经验的史秋江,还是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这也给其他村民上了一课。

  村民史秋江:怨谁,怨咱运气不好。麦子授粉呢咱打药。谁都怨不上,那肯定有教训。

  村民史发全:有些人知道,有些不管事的人就乱打,想啥时候打啥时候打。

  记者:农技中心有没有讲过麦子授粉的时候不能打药?

  村民史江涛:我没听说过。一方面从书上看,一方面是老人给咱传下来的。

  重视经验、忽视技术规范,是农村人种地的传统做法,而同时,农技部门技术指导服务的力量也十分薄弱,这也导致了小麦绝收现象的出现。

  村民史江涛:好像没有人讲过,有时候卖药的人讲,平常也没见农技中心来讲课。

  村民史新全:没有人管,想种啥种啥,你觉得啥高产就种啥,没有人指导。

  农技部门:技术人员有限家家指导不现实

  蒲城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党高兵说,蒲城有16万户农户种植小麦,按一个技术人员指导五百户算,就得有320名技术员,但这根本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家家要指导到位很不现实。

  蒲城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党高兵:咱们县农业局农业技术部门只有那么一点人,财力支撑不起那么多技术人员。从这一点来说,再加上组织化程度不高,所以这种现象不可避免。人力不够财力也不够,因为咱原来的县乡村三级农技服务体系这种网络,在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已经线断网破人散了。

  技术服务力量薄弱,风险也不可控,就得想办法降低风险。近年来,我省各地都在推广和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在种养殖业发生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后,对农户的保险赔偿,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农户的损失。然而,在蒲城县,这项针对小麦以及其他农作物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村民不知情,也觉得划不来。

  村民史秋江:农业本身这利润薄得很,一亩地没有一百元的利润。还入保险呢,谁知道一亩地要入多少钱的保险?

  那么,在现实情况下,农户该如何避免类似状况发生呢?

  蒲城农技推广中心主任党高兵:打药的时候最好咨询一下技术部门,我准备打药呢,打啥药啥时候打,多大的浓度,严格按照这技术方案来操作。二是各地都有农业保险部门,建议农民都去参加这个活动。如果这个庄家一旦出现意外的话,保险公司可以进行一定的赔偿。对农民来说就能把这个损失减低到最低程度。

  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看来种庄稼单凭老经验,有时也会犯错。蒲城县这些田块麦子出现绝收虽然是个例,却也给大家提了一个醒:科学种田绝不是一句口号,农技部门即便是在有限的条件下,也应该多想一些简单有效办法,最大限度地给农民普及科学种田的基本知识。(西部网)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荣耀渭南网 ( 陕ICP备14009238号-2 )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09号

Powered by 渭南荣耀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2008-NOW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