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节目播出后,渭南市华县杏林镇政府面对自己打下的白条,又作何解释?对于老宋十二年的讨要之路,会在今天画上一个句号吗?而又是为何,让老宋的讨债之路,一走就是十二年。 今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渭南华县杏林镇,再见到老宋的时候,他正在专心的核算这148张欠条的总金额,即使,这笔账目的具体数字早已算了不知多少遍,而这已经欠了12年之多的7万块钱,在当年或许可以让老宋有另外一种人生。 老宋:“当时的七万块钱,在我们县城可以买两套房,在村上也能建10间二层小洋楼。” 说到当年的风光,老宋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90年代初的时候,老宋已经是当地有名的万元户,像电视机这样当年的奢侈品,老宋是说买就买,一点眉头都不皱,当然了,这一切还要归功于自家那生意红火的餐馆。 老宋:“当年的餐馆,有三四百平米,上面还有包间,来的晚,包间都坐不下了,当年一天的营业额在六七百元。” 然而如今,那个风风火火的餐馆早已被一所蜈蚣专业合作社所取代,那个当年进进出出无数顾客的伸缩门,如今也是锈迹斑斑,毫无生气,甚至老宋他们全家,也不得不搬进了彩钢板搭建的简易房里,老宋说,不能说镇政府这7万元的白条,是自己从辉煌走向没落的根本原因,但如果当年资金链能够得以持续,那么今天他依然可以做的风生水起。 老宋:“欠条148张,压得我这些年翻不过身,喘不过气。” 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在昨天的报道中,包括杏林镇政府现任乔镇长在内的多位镇长,都表示承认欠下老宋7万元的饭钱,但是无一例外,无论前任还是在任的镇长,却都又迟迟没有偿还,这到底是为什么? 今天上午,当记者和老宋再次来到渭南市华县杏林镇政府时,工作人员表示,理应负责这件事的乔镇长外出办事,不在单位,示意记者稍后再来,随后记者和老宋一行打算前往华县纪委反映情况,半路上,老宋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是杏林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你下午两点半,带上条子来。” 老宋:“能兑现不?” 工作人员:“叫你来,肯定就是能兑现。” 下午两点半,记者和老宋如约前来,终于见到了乔镇长,乔镇长在仔细核对了老宋出示的所有白条之后,给了老宋一个肯定的、也是令老宋稍显欣慰的答案。 乔镇长:“下周三前兑现,现在就让会计总下多少钱。” 从老宋原来的餐馆,到杏林镇政府目测不足一公里的路程,但就是这不到一公里的路,老宋却跑了整整12年,在这12年中,杏林镇政府前后五任镇长,却没有一位愿意像今天这样干脆利索地把欠下的债还清,甚至连个明确的态度都没有,当记者放下举起的摄像机时,现任的乔镇长回答了记者的提问,而这,恐怕就是老宋之所以跑了12年的原因。 记者:“在你交接的时候,有老宋这笔账么?” 乔镇长:“如果别人欠咱多少钱,那肯定要移交的,如果是咱欠别人多钱,一般像这种吃饭钱,人家不找,也没人说这事。” 换句话说,被欠钱的都不着急,欠钱的着什么急?恐怕正是前后这么多任镇长内心的独白,然而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是,欠债还钱,这最起码的社会道德都无法遵守的话,那么这个代表着人民的镇政府,消耗的不只是老宋的耐心,还有它本应具有的强大公信力。 |
受伤男子躺在病床上 华商报讯11个月大的宝宝幸亏没有记忆能
(安爱农)赵女士在西安唐延路永辉超市买了不到13块钱的鸡蛋,结
最近这两天,市民张女士很郁闷,因为11岁的女儿偷偷记下了她的微
Powered by 渭南荣耀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2008-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