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假期过半,不少人都参加了各种各样的聚会、饭局,微信自然也“扫了”、加了不少的旧相识、新朋友,建个群、继续玩着微信的“红包接龙”成了代替聊天、谈心的新型人际互动方式。看起来“众乐乐”的“娱乐项目”,其中的尴尬、麻烦事儿也不少。 老太太被拉进“老乡群” 花几百元发红包 丁奶奶几年七十多岁了,过年前儿子送了她一部新手机,家人才为她申请了微信号,教她如何使用。“就是想着让她跟早上锻炼的老姐妹、周末出去玩的老伙伴能联系方便点。我们也都散在陕西各地,家里也想着建个群老家,发发照片聊聊天。老太太一听说不要钱,立刻表示要学起来。”丁奶奶的女儿这样说。谁承想,刚在家里的群里学会了抢红包、发红包,她一晚上就莫名其妙发了好几百块钱的红包。“初三早上发语音让我再给她发个大红包,我就觉着奇怪,晚上去一看,她被老家的亲戚拉入了好几个群。”丁奶奶的女儿表示,可能也是出于好心,老家的亲戚将丁奶奶拉入了个老乡群,说是老乡,其实也都是能扯上点关系的亲戚,自己的妈妈也没遇到过好多人在那喊姑姑叫姨姨的“求”红包,就几十块几十块的发了起来。 家长群里发红包 无论金额老师避嫌不参与 “以前看新闻都是中学生、高中生,他们的家长爱在群里发红包,这次我也碰上了。”在西安一所幼儿园工作的小罗老师,说她今年是第一遇到家长在群里发红包的状况。“估计是一个家长发了之后,抢到金额最多的家长就跟这发起来了吧。”她这样猜测,“不过我当时看到新闻的时候,就决定如果是我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坚决不能抢。”论及原因,小罗老师一是担心家长会有别的想法,让发红包这件事无法画上句号;而她自己也觉得作为老师,红包一旦抢到手,总归是不合适的。“虽然男朋友觉得,有时候是图一个乐子,抢了也无妨,但还是算了吧。”小罗老师如是说。 学生坦言 “抢红包”就是一群人的狂欢 上学期间不允许玩游戏、带手机,可是寒假到了这些“条款”都放开了,初中生小宇说他自己已经“专业抢红包”十几天了。“家里一个群、班里一个群,我们一般玩游戏、打篮球、甚至是上辅导班都是有建群的,每天就在这些群里抢。”小宇说他们的群,从早安“包”到晚安“包”,还有人时不时会发一个“测试包”、“惊喜包”,基本上手机充电的时候都要放在手边,“生怕错过好几个亿”。在被问及,这样抢红包乐趣在哪里、钱打算如何花的时候,小宇表示自己也是闲的没事,就先抢着了,金额随机的红包大家抢的金额也不一定,可以羡慕手气好的人,可以看“嘲笑”那些抢到几分钱的人,至于咋花,还没有想过。 记者手记: “抢红包是一群人的狂欢”,这话听起来尽兴,但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又为何,会享受这样一种难以名状的“狂欢”?有人说,拆开红包的一霎那,是有成就感的。试问,多么平淡无趣的人生才会沉溺在这样的“成就感”中,还无法自拔?图乐子可以,为社交也罢,都要记得:发红包,发不出真情实感的人际交流;抢红包,抢不来油然心生的高兴愉悦。 |
2011年170余户业主在渭南城区玉州花园小区购房,至今延期两年多
一杯醇香的葡萄酒,总能让人生发出许多浪漫的情绪。临渭区葡萄产业园
民警带领肇事嫌疑人沈某准备指认车祸现场 嫌疑人正在指认车祸
Powered by 渭南荣耀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2008-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