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摄影] 陕西渭南:“临渭剪纸”传承人曹静及其弟子的酸甜苦辣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25-11-12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荣耀渭南网,结交渭南乡党,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荣耀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2025年11月12日,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文化馆非遗部,大红的剪纸静静地贴在窗上,像一朵凝固、却又在无声燃烧的花。午后的阳光斜斜地穿过,给它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辉,那繁复的线条,那镂空的精巧,仿佛不是用剪刀裁出的,而是光阴自己一丝一缕织就的梦。我站在这深秋的渭河之南,非遗传承之地,看着曹静老师和她弟子们认真裁剪的样子,心里头那股暖流,却汹涌得几乎要溢出眼眶来。

这哪里只是一张纸呢?这分明是她们从岁月里、从生命里,一寸寸剥离出的魂魄。我仿佛能看见,在刚刚过去的那个严冬,渭河平原上北风如刀,切割着裸露的大地。曹老师那间简朴的工作室里,想必也是寒气侵骨。她们那一双双或许早已不再细嫩的手,握着那冰凉的剪刀与刻刀,在红纸上或急或缓地游走,指尖冻得通红,或许还有些僵硬了吧?可她们的眼神,永远是灼热的,紧紧追随着刀尖的轨迹,不敢有一丝一毫的懈怠。那一口气哈出去,在清冷的空气里凝成白雾,模糊了窗棂,却模糊不了心中那早已烂熟于心的图样。这剪刀裁开的,是凛冽的寒气;而这红纸承载的,却是她们心头最滚烫的挚爱。

酷暑的滋味,想来更是难熬。关中平原的盛夏,烈日如焚,蝉声嘶哑得要把空气都烤焦。人人都寻那荫凉处摇扇纳福,她们却偏要守在那一片粘腻的闷热里。额上的汗珠,一不小心便会滴落,晕染了那干净的红纸,留下一点遗憾的湿痕。于是她们得更小心,更专注,仿佛周遭的炎热都成了考验心志的熔炉。那一张张完成的剪纸,便像是从这熔炉里淬炼出的火凤凰,带着生命的热度,翩然降临人间。

我总在想,是怎样一种力量,支撑着她们耐住这般的寂寞与艰辛?是“非遗传承人”这个名号么?不,我想不是的。这名号太轻,承载不动那日复一日的天寒地冻与酷热难耐。那力量,该是源自一种更为深沉、更为古老的东西。它藏在曹老师向弟子们一遍遍演示时,那柔和而坚定的目光里;它藏在年轻弟子们初学乍练,被剪刀划破手指却依旧不肯放弃的倔强里。这是一种无言的托付,是手艺、是生命在寻找新的躯壳,是美的火种在渴望永不熄灭的传递。她们剪去的,是多余的纸屑;留下的,是文化的筋脉与骨血。

这薄薄的一张纸,它承载的,是一个地域欢欣的鼓点、哀婉的叹息,是庄稼人对于丰年的祈愿,是新婚夫妇关于白首的盟誓。它从民间的烟火里生长出来,最终又要回到这烟火中去,装点每一个朴素的窗棂,温暖每一颗寻常的心。曹静和她的弟子们,便是这美的酿造者与搬运工。她们用自己的“苦”,酿出了供给万千人的“甜”;她们忍耐着生理上的“酸”,守护着的是精神上的“辣”——那份对于技艺和传统文化的自信与执着。

窗上的剪纸,依旧静默。但在我眼中,它早已活了过来。那蜿蜒的线条是流淌的渭河,那怒放的花朵是八百里秦川的魂魄。而我这份沉甸甸的感动,也终于找到了它的归宿——它化作了对那一双双巧手、一颗颗慧心的无限敬仰。这艺术,因了这背后的风霜雨雪,而愈发显得高贵;这人生,因了这不息的创造与传承,才真正拥有了对抗时间流逝的力量。
剪纸艺术 (1).jpg 剪纸艺术 (4).jpg 剪纸艺术 (5).jpg 剪纸艺术 (11).jpg 剪纸艺术 (12).jpg 剪纸艺术 (21).jpg 剪纸艺术 (22).jpg 剪纸艺术 (23).jpg 剪纸艺术 (29).jpg 剪纸艺术 (30).jpg 剪纸艺术 (33).jpg 剪纸艺术 (34).jpg 剪纸艺术 (40).jpg 剪纸艺术 (43).jpg 剪纸艺术 (47).jpg 剪纸艺术 (53).jpg 剪纸艺术 (57).jpg 剪纸艺术 (61).jpg 剪纸艺术 (63).jpg 剪纸艺术 (65).jpg 剪纸艺术 (66).jpg 剪纸艺术 (67).jpg 剪纸艺术 (72).jpg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返回列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