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渭南市防汛基本情况?
渭南市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地处黄、渭、洛三河交汇处的三门峡库区,境内有黄河、渭河、洛河及较大支流27条,是全省防汛重点。全市8县(市、区),54个镇(办),368个村,近50万人、175万亩土地受三门峡库区洪水威胁。同时,还有103座中小型水库、147座淤地坝、58座尾矿库、507处地质灾害隐患点、250处山洪灾害危险区,各类隐患点多面广,在汛期极易出险成灾,防汛任务艰巨,历来是全省防汛重点地区。
提问:据了解,渭南市从5月1日开始进入汛期,请问今年防汛工作的重点和目标是什么?防汛形势如何?
去年,渭南市汛期出现6次强降雨过程和渭河Ⅰ号洪水,黄河、洛河及南山支流均出现涨水现象,给全市防汛工作带来巨大压力,今年渭南市防汛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 发生洪水灾害的几率增大。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明显增多,暴雨洪水灾害的突发性、反常性、难以预见性日益突出。综合各方面预测:今年汛期极端天气可能多发,主汛期降雨偏丰,发生河道洪水、局地暴雨、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可能性很大,甚至不排除各种自然灾害同时并发的可能。
◆ 潼关高程持续高位。三门峡水库建库50多年来,潼关高程已抬高了4.5米,造成渭河河床升高,河槽萎缩,槽蓄能力降低,黄河、渭河泄洪不畅,小流量高水位、小水大灾态势依然存在。
◆ 黄河西倒态势明显。受两岸工程规模和标准影响,渭南市一侧的大荔雨林、华原、牛毛湾等工程多次出险,威胁滩区3万移民和12万亩土地的安全。
◆ 麻痹侥幸思想较重。近十年以来,渭南市没有发生流域性大洪水,特别是渭河综合整治后,社会各界对洪水危害普遍盲目乐观,麻痹侥幸思想严重。这些都是影响渭南市防汛工作的不利因素。
提问:面对严峻复杂的防汛形势,我们要做好哪些工作?
3月上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已着手安排部署今年的防汛抗旱工作,制定了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要点,下发了防汛抗旱准备工作通知和预案修编、实战演练、隐患排查、业务培训等重点工作专项通知。4月19日、20日,市防汛办牵头组织陕西黄河河务局、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市水务局等单位,对黄河渭河干流渭南辖区段河道清障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近期,渭南市将召开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暨军地联席会议,对全市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再动员、再部署。
提问:广大市民在汛期要注意什么?
进入汛期,南北部山区暴雨洪水随时可能发生,而且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威胁大,一定要高度警惕。提请广大市民出行游玩前要关注天气预报,远离河道行洪区,不要到山区、峪道等易发生山洪泥石流的地方游玩。地处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群众要提前熟悉预警信号、转移路线和安全区域,服从村里的指挥,及时转移避险。
如果在野外,当遭遇雷电时,不要打伞、不要使用手机,不宜在大树下躲避;强降雨来临时,要警惕山体滑坡泥石流和洪水灾害的发生,如果泥石流滑坡已形成,要往冲来的反方面或是选择往路的两边逃生;暴雨时要避免过河,应在原地找到制高点,等待救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