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在外面犯错,当场教育和回家教育各有利弊。轻微错误可当场温和提醒,严重错误建议回家冷静沟通。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保护孩子自尊并有效引导其改正错误。
当场教育:
优点:
及时纠正:能让孩子立刻意识到错误,避免其后续继续犯错或犯更大的错。比如孩子在和小伙伴玩耍时争抢玩具动手打人,当场教育可及时制止冲突升级。
强化记忆:孩子对当时发生的事情印象深刻,教育内容更容易被记住。例如孩子在超市未经允许拿了商品,当场指出能让他清楚记得这种行为不对。
树立规则:在众人面前明确表明家长对错误行为的态度,有助于孩子明白行为边界,树立规则意识。像在小区里孩子随意践踏草坪,当场教育能让孩子知道爱护公共环境的重要性。
缺点:
伤害自尊:孩子可能会觉得在众人面前被批评很丢脸、没面子,从而产生自卑、抗拒心理,影响亲子关系。比如孩子在学校课堂上回答问题错误被老师当场严厉批评,可能会让孩子害怕课堂发言。
引发抵触:处于情绪激动状态下的孩子,可能难以接受家长的说教,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故意顶嘴或拒不认错。例如孩子和同学闹矛盾后,当场被家长批评,可能会不服气地和家长争吵。
回家教育:
优点:
保护隐私:避开外人,能给孩子保留颜面,维护其自尊心,尤其适合自尊心较强的孩子。比如孩子在朋友聚会中不小心说错话,回家后教育能让他避免尴尬。
冷静沟通:家长和孩子都能在情绪冷静后,更理智地交流,分析错误原因,探讨解决办法,孩子也更容易接受。例如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回家沟通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找到学习问题所在。
全面引导:可以更全面深入地教育孩子,结合平时的表现、性格特点等,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例如孩子经常丢三落四,回家后能系统地引导孩子养成整理物品的习惯。
缺点:
错失时机:孩子可能对当时犯错情景记忆模糊,教育效果可能打折扣。比如孩子在公园玩时破坏了公共设施,回家后再教育,他可能对当时的行为细节记不清了。
问题积累:如果经常回家才教育,孩子可能会觉得犯错后只要躲过当场就没事,不利于及时改正错误,还可能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综合来看,比较推荐的做法是:
轻微错误:当场采用温和、小声提醒的方式,如使个眼色、轻轻拍拍孩子等,既让孩子知道错了,又能保护其面子。比如孩子在餐桌上吃饭时举止不端,家长小声提醒即可。
严重错误:先帮孩子处理好当下的紧急情况,如安抚受伤的小伙伴、赔偿损坏的物品等,然后回家找个合适时间,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分析错误的严重性、产生的原因及如何改正,引导孩子真正认识到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比如孩子和别人打架受伤了,先处理伤口,回家再严肃教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