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已经恢复进食的杨林十分感谢医护人员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记者张宇明摄 西京医院成功实施世界首例机器人活体小肠移植术 目前患者已恢复进食 本报讯(记者张黎娜)11年前,陕西小伙杨林见义勇为受伤,留下肠梗阻的后遗症。为了延续杨林的生命,西京医院专家们采用机器人成功地切取了杨林父亲180厘米的小肠,移植到杨林身上。据悉,这种机器人活体小肠移植术在世界上尚属首例。 小伙见义勇为被误捅腹部 小肠大部分坏死 今年29岁的杨林,出生在陕西省洛南县一个农民家庭。2004年他晚上放学回家,看到两个人正拿着刀斗殴,他冲上去试图拉开双方,但就在这时尖刀误捅进他的腹部。杨林被送往当地医院急救,手术发现刀子刺穿了胰腺,医生做了修补,经过短暂住院治疗观察后,杨林就出院了。但谁曾料到,这一刀在以后的生活中成为杨林及家人痛苦的根源。 2011年,杨林结婚并有了可爱的女儿。一天,杨林感到腹部不舒服,并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他自己吃了点药,病症也随之缓解。2014年8月的一天,杨林突然肚子疼得在床上缩成一团,一整天没吃没喝,送医院后被确诊为肠梗阻。且大部分肠管已经坏死,必须手术切除才能挽救生命。 术后小肠只剩20厘米 小肠移植成唯一存活希望 术后杨林的小肠只剩下了20厘米,吸收的营养无法满足他的基本需要,身高1米75体重只有不到四十公斤,每天靠打吊针维持生命,更为要命的是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据医生讲,杨林的小肠坏死很可能与当年的刀伤存在联系。原因是,重要脏器受到损伤时,腹腔内会有多量液体渗出,原本光滑的脏器之间会形成粘连,有时引起梗阻,严重时造成小肠的坏死。 切除小肠后的杨林,进一步的治疗只有两个选择,或者是每天打吊针,或者是小肠移植。经过多方打听,杨林一家找到了小肠移植专家西京消化病医院吴国生教授。吴教授认为病人可以进行小肠移植。庆幸的是,杨林与父亲的血型、组织配型非常满意,由父亲提供一段小肠进行亲属间的移植可行性很大。 父亲“割”小肠救儿子 小肠移植术圆满成功 2015年8月30日,父子被同时推进西京医院手术室。对于供体(杨林父亲)的手术,选择的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它具有高清的三维视野、精准的手术操作、极少的术中出血量,减轻了供体术后的痛苦,避免了开刀手术带来的其他创伤。 经过10小时,供体和受体的手术圆满成功。据吴教授讲,国内外有利用机器人取肝取肾的,但从没有取小肠进行移植的尝试。目前所知,这种用机器人进行小肠移植的方式在世界上是第一次尝试,手术的结束宣告了世界首例机器人活体小肠移植的圆满成功。 据悉,杨林父亲已经于术后第四天康复出院。杨林移植肠存活良好,目前已恢复进食。 |
受伤男子躺在病床上 华商报讯11个月大的宝宝幸亏没有记忆能
(安爱农)赵女士在西安唐延路永辉超市买了不到13块钱的鸡蛋,结
最近这两天,市民张女士很郁闷,因为11岁的女儿偷偷记下了她的微
Powered by 渭南荣耀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2008-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