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
荣耀房产网 荣耀人才网 荣耀相亲网 荣耀家居网
栏目
荣耀资讯 本地生活 公益活动 律师维权 寻人寻物 渭南车友 网络辟谣 聊天灌水 渭南楼市 家居装饰 渭南摄影 亲子母婴 谈婚论嫁 志愿服务 有问必答 站务处理
分类
二手市场 房屋租售 商铺转让 广告发布
荣耀渭南网 荣耀渭南网 资讯 国内资讯 查看内容

父母49天内相继去世 11岁少年6年替父还清债务

2016-1-6 09:36| 发布者: 荣耀小编| 查看: 1042| 评论: 1|原作者: 二级魔法师

摘要:   (原标题:一个少年扛起的重量)   父母在49天内相继去世,留下20多笔、3万多元债务。   没有一张借条,没人上门催债,11岁男孩却主动“寻债”,努力还款。   面对还回来的钱,债主们婉言推辞, ...
  (原标题:一个少年扛起的重量)

  父母在49天内相继去世,留下20多笔、3万多元债务。

  没有一张借条,没人上门催债,11岁男孩却主动“寻债”,努力还款。

  面对还回来的钱,债主们婉言推辞,主动减免,甚至变着法子返还。

  12月26日,2015年最后一个星期六。

  17岁的高二学生叶石云早早起床,到菜市场称了两斤五花肉和两斤豆腐。他已经盘算好了,中午就暖一个锅,“和爷爷吃一顿6年来最奢侈的午餐”。

  “爷爷,今天我们就多吃点吧!爸爸欠的债,我都还清了,以后你再也不用舍不得吃肉了。”面对爷爷惊讶的眼神,叶石云靠近老人耳边,大声说。

  49天内,双亲先后去世

  2009年的秋天,是江南乡村千家万户收割稻谷的季节。

  在浙江丽水云和县崇头镇梅竹村,村民们却为叶石云一家的遭遇唏嘘不已。

  9月9日,星期三,原本是一个平常的日子。

  那天下午,11岁的叶石云坐在镇上的梅源实验学校五年级课堂里。突然,“嘎吱”一声,教室前门被推开一条缝。梅竹村村民柳润生探进半个脑袋,把正在上课的老师喊了出去。在门口嘀咕几句后,老师走了进来,直接到叶石云跟前,让他收拾好课本回家。

  “你妈病得很重,让你回去。”柳润生没正眼看他,只说了一句,就快步到校门外发动摩托车。一路上,后座上的叶石云不敢多问,心里想:“妈妈是不是吐血很厉害,止不住了?”叶石云出生后第三年,母亲石明秀患了红斑狼疮。

  到家时,叶石云本想直奔母亲床前。没想到屋里已经站了很多人,在房间外的厅堂,他看到了那口乌黑的棺材,“那是几年前家里替爷爷准备的,没想到29岁的母亲先躺进去了”。

  叶石云抱着父亲痛哭,他想看母亲最后一眼,可是这个愿望已经不能实现了。按当地习俗,属虎的他和属猴的母亲生肖不合。也因此,叶明松故意等妻子盖棺之后才叫人接儿子回家。

  叶石云难受到了极点,父亲安慰他说:“妈妈走了,没办法,以后我们一起好好过。”石明秀下葬后,叶明松割完稻谷,就去了县城打工。此前他一直在外打工挣钱,自妻子生病后,他不得不在家照顾。

  此后每周五放学,叶石云不再返回村里,而是去县城姑姑叶水梅家,父亲则每隔一两个星期去看他一次,但每次都很匆忙。

  2009年10月27日,星期二。石明秀去世第49天。又是一个下午。正在上课的叶石云又看到了教室的前门被推开一条缝。他一眼认出来,是同村的堂伯父柳启东。他再次被叫出了教室,柳启东直截了当地说:“你爸爸死了!”

  叶石云脑子陷入一片空白。

  “你放心,爸爸欠的钱我一定还”

  叶石云呆呆地跟着堂伯父柳启东到了县城医院。在那里,他见到了村干部和许多亲戚,也见到了直挺挺躺着的父亲。这一次,没有人再顾忌他这只“虎”和父亲这只“猴”是否会相“冲”。

  父亲是两天前在打工时突然吐血,被送进医院的。在叶石云的印象中,他一直健壮、能干,“妈妈每次病情恶化,他总能‘变’出钱,带她去城里的医院,房屋被暴雨冲塌了,他也能张罗着修理。”

  父亲去世后,叶石云听到了一些传言。有人经常看到叶明松双手抱住腹部,蹲在某个角落许久站不起来;还有人听他说过“我可能要比我爸先走”这样的话,听者以为他妻子久病不愈,心中烦闷,在说丧气话。

  叶明松去世了,亲戚们担心老爷子叶贞旺再承受不了丧子之痛,决定先瞒着老人。可还上小学的叶石云,哪有能力下葬父亲?亲戚和村民不忍,大家你一百我五十,凑钱把叶明松火化了。

  父亲下葬后,姑姑因为担心叶石云,当晚便留宿在他家。不知情的叶贞旺,以为女儿和往常一样,是从县城来看望自己的。

  谁也没有料到,第二天一大早,竟有债主来到了叶家。那人径直走到叶贞旺跟前,说:“你儿子死了,他欠我100元,你要还给我!”老人耳背,没听清,问:“你说什么?”

  叶石云和姑姑听到后大惊,立马上前拉走这人。

  在房屋外,11岁的叶石云斩钉截铁地对这位上门讨债的人说:“你放心,爸爸欠的钱我一定还!”这是他人生中郑重许下的第一个诺言。

  站在一旁的叶水梅很是惊讶。在她印象中,侄儿叶石云由于家境贫困,长期缺乏营养,不仅个小而内向,甚至有些怯懦。

  没有借条,一笔笔地寻找债主

  儿子在秋天去世的消息,叶贞旺直到腊月才知道。

  年初时,叶明松从邻村抓了猪仔回家饲养。尽管那时妻子早已不会料理猪食,他仍固执地认为,有猪过年,是他作为一家之主的责任。

  以往每年过年杀猪,叶明松早早就挑好日子,联系好杀猪师傅。可是那年,眼看腊月都快过半了,他还没有回家。叶贞旺等不急了,只好自己张罗开来。

  “你爸怎么还不回家过年啊!”杀猪那天,叶贞旺问叶石云。

  “他去外地打工了,过年不回家!”叶水梅赶紧用事先想好的谎言,替侄儿回答。农村过年杀猪,在过去也算是一件大事,近亲都会过来帮忙。

  本以为还能多瞒着老人一段时日。不料几天后,叶贞旺颤巍巍地出现在了县城女儿叶水梅的家门前:“他们说他已经死掉了,你们把他收好了没有?把他放哪了?”

  纸终究没能包住火……

  自从父亲去世第二天就有人上门讨债后,叶石云便拿了个学习用的本子记账。他要替父还债,兑现自己的诺言。他知道,父亲的债绝不止一笔,便做好了等债主上门讨债的准备。

  然而,让他很意外,此后再无第二人找来。“债主不好意思来,那我们就去找他们。”和姑姑商量后,叶石云决定主动上门寻找债主。

  于是,在双亲离开后的第一个冬天,原本内向的叶石云利用双休日和寒假,在姑姑的帮助下,开始一笔一笔地“寻债”——寻找父亲生前欠下的债:

  “欠柳启元840元,2009年修缮倒塌的房屋时,运空心砖和水泥的运费;欠胡先林1000元,2008年母亲住院,出院时没钱结账借的;欠季方其350元,2007年种香菇时,父亲买材料借的……”

  叶石云“找到”的这些债,有些是父亲当初和姑姑说过的;有些是他去世后,知情人告诉姑姑的;还有一些,是姑侄俩一起找出来的。

  “年猪都杀了,猪仔的钱给了没?”叶石云打听到年初的猪仔,是父亲从隔壁张化村抓的,便和姑姑一道去核实。

  张化村距离梅竹村10多公里,距离云和县城近20公里。叶石云和姑姑坐了个把小时班车,又步行十几分钟的小路,才抵达。

  当姑侄俩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家门口时,卖猪仔的老板练美俭很是意外。“你爸爸在我这里抓猪仔,今年是第三年了。和前两次一样,我都是先赊给他,年底他再把钱给我。”练美俭在村里养母猪已经10多年,两头母猪一年下两次猪仔,大约有40头猪仔出栏。

  “这么多年下来,我几乎不赊账。你爸爸是个例外!”练美俭此前并不认识叶石云的爸爸。但因为在梅竹村有亲戚,他多少了解他的家境及口碑。

  2007年,叶明松因为没钱抓猪仔,其他地方不给赊账,最后找到了练美俭。“你先抓去,年底猪杀了,肉卖了,再把钱还给我。”练美俭很爽快。此后两年,他一直在张化村抓猪仔。

  叶明松去世后,练美俭并不指望当年叶明松欠的猪仔能够收回本钱。因此,他没有去梅竹村讨债。“等他儿子长大了再把钱还给我,不知道那时候我还在不在!”2009年,练美俭65岁。

  “小猪500元。”叶石云郑重地在本子上又记下了一笔……

  而当爷爷知道他准备替父还债后,也回忆起好几笔儿子此前在村里欠的债:“欠你练家伯伯200元,柳家叔叔100元……”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听、寻找、核实,叶石云记录下了父亲欠下的20多笔债,共计3万多元。这些钱,在今天看来并不算多,但对于当年连自己生活都没着落的孤儿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债,没有一张借条。但叶石云毫不怀疑,反倒觉得这是他们对逝去父亲的信任。

  在云和当地农村,有“债不过年”的说法。父亲的债一时还不了,但理必须到。此后每年年关,叶石云都要和爷爷一起,到欠债的人家去表示歉意:“欠你的钱暂时还不了,不过请放心,账我们记着,一定会还给你!”

  一位是耄耋老人,一位是乳臭未干的学生。祖孙俩的承诺,多少有些苍白。

  那些债主,情,领了。但是,话,没人当真,也没指望叶石云成年前能还钱。

  从捡废品到打工,为还债拼命挣钱

  和许多在贫困家庭长大的农村孩子一样,叶石云是一个性格内敛而感情细腻的孩子,所有心事都藏掖着,不和人说。父母去世后的大半年,他常常神情恍惚。上课时,听着听着就看见了父亲和母亲,晚上睡觉后,父亲和母亲的一切就更加鲜活了。

  他有些后悔,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来到世上。从四五岁依稀记事起,到母亲和父亲去世,他仅拥有短短几年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那时虽然清苦,但能感觉到幸福。

  如今,他们都不在了,他突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是一个可以撒娇的孩子。从今往后,他不仅要管好自己,还要照顾年迈的爷爷。“爸爸妈妈刚走的时候,我非常悲伤。可是看到爷爷伤心的样子,我就会想,爸爸妈妈在天上看着我,我要坚强,要照顾好爷爷,要好好学习。”叶石云说。

  2010年暑假,叶石云来到县城姑姑家。

  他要挣钱,替父还债。

  可到哪里挣钱?怎样才能挣到钱?12岁的他茫然无措。

  浙江云和素有“中国木制玩具城”之称,以木制玩具闻名全国。当地各种大小玩具厂随处可见,于是,他想到去玩具厂打工。

  “老板,你这里需要人吗?”站在一家玩具厂门前,叶石云小声问。“童工,不要!”对方瞥了一眼。1.4米的叶石云,还有一年才小学毕业。

  接连碰壁后,他有些失望,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身边车来车往。正当有些气馁的时候,他突然想到了捡废品,便迅速跑回姑姑家,从杂物间里找来一只编织袋。

  姑姑知道他捡废品,已经是好几天后了。那天她进杂物间时,看到了堆成小山一样的废纸和塑料瓶。得知侄儿想捡废品挣钱替父还债后,叶水梅很是高兴:“当时石云说爸爸欠的钱他来还时,我以为只是小孩子随便说说。后来,他让我一起去寻找那些欠债的人,我开始觉得,他要替他爸爸还钱是当真的。不过,没想到他这么快就去做了。”

  随后,姑姑和他把废品装好,又让姑父柳启新骑上摩托车,送到废品收购站去卖。那天,他挣到了人生第一笔钱,15元。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叶石云早出晚归,穿梭在云和县城的大街小巷捡废品。直到有一天,他在路边看到一位妇女,坐在家门口加工玩具。

  “阿姨,这些玩具是从哪里来的?能不能帮忙问下,给我做做?”他壮胆问。“你也想加工玩具?”妇女很是惊讶。当她得知叶石云是孤儿后,很是同情,便告诉他如何从玩具厂拿货,并教他加工。

  因为未成年的叶石云无法直接从玩具厂拿货回家加工,于是,他向姑姑求助。第二天,姑姑便从玩具厂拉回一车玩具。从此,他开始做起了玩具来料加工。那个暑假,叶石云边捡废品边加工玩具,总共挣了1000多元。

  此后3年暑假,他都到姑姑家加工玩具,挣到的钱也逐年增加:2011年2300元、2012年3000元、2013年4000元。而每一个寒假和双休日,他都利用短暂的时间去捡废品,积少成多。

  做了4年玩具来料加工后,叶石云已经掌握了很多玩具的制作工序。他希望能直接进入玩具厂打工,挣更多的钱,替父亲还债。2014年暑假,16周岁的叶石云,终于光明正大进入工厂。

  玩具厂白天上班的时间是7:30至11:30和13:00至17:00;晚上加班的时间是18:00至21:30。他每天早上到厂里,中饭和晚饭都自带米和干菜在厂里蒸饭,直到晚上加班结束才回家。

  在玩具厂工友们的眼中,叶石云是一个“比同龄人成熟一大截”的孩子,懂事、有礼貌、能吃苦。每天中午,他只用半小时吃饭,这样可以比工友多加班1小时。

  “今年暑假上班时,他说腰很酸。我说,你叫妈妈买点补身体的东西给你吃。他说,他没妈妈了。我又说那你爸爸不管你啊?他说,他爸爸也没了。”云和县华昌工艺厂的工友项三娟,半年后回忆起当初自己和叶石云的那段对话,眼泪还差点掉下来。

  债主不忍收钱,他一次次送去

  “姑姑,我现在还不会挣钱,你先借我100元!”叶石云替父亲还第一笔债的钱,是向姑姑借的。父亲去世后的第二天早上,他对讨债上门的人当面承诺之后,向姑姑借了100元,直接送到了对方的家里。

  2010年年底,叶石云第二次向姑姑借钱还债。那年暑假,他虽然通过捡废品和加工玩具挣到1000多元,但是除去一些花销,剩余的钱不够还一笔特殊的债——父亲生前向村里一位90多岁的老人柳学照借的1100元。

  和姑姑商量后,他决定先还掉这一笔债。因为他担心,钱还没还上,老人就不在了。

  “当时有人跟我半开玩笑说,老人年纪这么大了,他要是死了,这笔钱不是刚好可以不用还了嘛!”叶石云说,虽然知道人家只是随口一说,他却一本正经地回了一句,“怎么可以这么想呢!”

  “我爸爸什么时候借钱给明松,我们都不知道。还钱的那天我刚好也在,是石云和他爷爷一起来的。我爸爸还推辞了很久,说石云和爷爷一老一小太可怜了,这钱不着急还。”柳学照的儿子柳润余回忆了当年叶石云还钱的情形。

  “我爸爸拿到钱,过了两年就去世了。明松是好人,我们都知道他家里穷,外面欠了不少钱。但每次只要他开口,我们手头有多少就借多少。”柳润余也是叶明松的债主。2007年,叶明松在家里种香菇,购买麦麸时没钱,向他借了500元。

  叶明松去世后,和所有的债主一样,柳润余父子俩都非常同情这祖孙俩:“明松死了,我当时想,这钱就不要还了。那几年,几百块钱对我们农村人也不是小钱。不过,我们没拿到,对家里也不会有太大影响;石云和他爷爷多还这几百块钱,对他们的生活影响却很大。”

  从2011年开始,为让更多债主看到自己的行动,叶石云对父亲的债进行了分类:“500元以上分两次还,1000元以上分三次以上还。”这样,每年他可以多还几家。

  对数额较大的债,他制定了分期还款的计划。同时,他也绝不落下父亲生前的小额债。只要是他知道的,无论数额多小都要还。“数额再小,那也是一分情,也是他们对我爸爸的帮助。”叶石云说。

  他所还的债中,有一笔只有30元。“大概是有一次明松送他儿子去学校,口袋里没钱,问我借的。”事隔多年后,村民季柳平已经记不清楚这笔债的事情了。还债那天,季柳平刚巧不在家,钱是他老婆代收的。“如果我在家,这点钱我肯定不会收!”季柳平说。

  让叶石云感动的是,父亲去世至今,没有第二个人向他讨债。相反,每一次他把钱送到债主家时,都会遭到拒绝:“你还小,这点钱不急,以后再还没关系。”

  因此,每一笔债,他至少要送两次、甚至三次以上,对方才勉强收下。即便如此,数额稍大的,债主还会减掉一两百元,数额小的则变着法子又把钱退回一部分。

  村民柳雷星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叶明松急需用钱或家里缺生活用品时,会找他借钱或赊账。“2008年一年下来,他种香菇买材料加上平时买东西赊的账,总共欠了我750元。”柳雷星回忆,叶明松去世后,叶石云分两年共还了他500元。

  “剩余的250元,是我自己坚决要免掉的,我当时想,我家境比他一老一小要好多了。”柳雷星说,他现在到城里打工,两天半可以挣回250元。2008年时,在当地农村帮个工,一天的工资大概只有30元到35元。

  村民练温贵的200元,是叶明松生前欠的年猪肉款。叶石云还钱时,练温贵再三拒绝后仍拗不过,才收下。可是第二年正月开学后,练温贵又专程送了100元到学校:“你爸爸欠我的钱你已经还了,这是我给你读书用的。”

  梅竹村的村民同情叶石云,更心疼这孩子,因为“他从小话不多,但是嘴巴很甜,很懂事,在村头村尾碰到谁,都会主动打招呼”。

  从双亲去世至今6年,叶石云终于还清了父亲手里借来的3万元债。如今,父亲的债还清了。但也许,叶石云永远也还不清。

  因为他知道,还有一些债,好心人不忍说出。

  只想尽快踏入社会打工挣钱,更好地照顾爷爷

  叶石云替父还债的钱,除了捡废品、加工玩具和打工挣的,还有一部分是从政府的低保和各类补助里省下的。这些年来,他和爷爷的日子都过得非常节俭,一块钱都舍不得多花。他身上穿的除了校服,都是人家送的旧衣。

  去年初中毕业后,为尽快以一技之长立足社会,叶石云进入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为节省菜钱,他几乎每顿只买两个素菜。后来他想到一个更省钱的办法:找一个同样贫困的同学拼菜,两人把钱打到同一张卡,一顿买三个菜合起来吃。原本每周平均50元的菜钱,也因此降到了两周75元左右。

  他拼命挣钱和省钱,有人好心说:“你还小,这债可以先不用还。”甚至有人告诉他,父债子还无法律依据,未继承父亲的遗产,没必要替父还债。

  可他仍觉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父债子还天经地义,且自己早承诺在先。何况,当年这些人都在父亲最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

  6年来,无数个夜晚,叶石云曾蒙头痛哭,为逝去的父母、为艰难的生活,甚至为同学热闹而开心的生日聚会。可是每天清晨掀开被子,他又努力将自己坚强的一面,展示在人们面前。

  当年这个内向寡言的孤儿,如今已成了校园里的佼佼者,成熟稳重、且不乏自信。2015年9月,刚升入高二的他,通过竞选从百人中脱颖而出,当选云和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会主席。

  “他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考虑事情周全,做事特别认真!”高峰是学校学生会的指导老师。他认为,当学生会主席,不一定要“演讲最好”的,但“责任心很重要”。

  在上任不久后的校运会上,叶石云特有的“领导风格”显露无遗。作为主席的他,“任何事情总是带头去做,而不是只管指挥他人”。“他不用语言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而是用行动来感染别人。”高峰说,刚开始还有些担心“个头小,不太爱说话”的他镇不住,可是后来他发现“自己多虑了”。

  “他的文化和专业综合成绩名列全班第二,老师们都希望他高中毕业后继续读大学,但他想尽快毕业,早日踏入社会打工挣钱,更好地照顾年迈的爷爷。”叶石云的班主任刘金隆有些惋惜。

  半个月前,原本身子骨还算硬朗的爷爷,去菜地的路上不小心跌倒,扭伤了脖子。元旦前,姑姑把老人接到了城里。“元旦3天我都陪着爷爷,原本想带他在县城转一转,可他已经走不动了。我们请了医生到家里,替他挂了3天盐水。”病来如山倒,爷爷的身体越发让叶石云担忧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

  netease本文来源: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洛雨·晴缘 2016-1-6 09:37
{:6_152:}{:6_152:}

查看全部评论(1)

寻好东西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成功举办

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

7月5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在全国范围

受惊宠物狗咬死出生3天婴儿 只因父母一声咳嗽

受惊宠物狗咬死出生3天

  肇事的狗   因为妈妈的一声咳嗽,受惊的狗咬死了出生仅3天的

网曝1名00后女孩即将生孩子引争议 网友:合法吗

网曝1名00后女孩即将生

  00后女孩将生小孩的图片     妈妈是2000年出生,爸爸是1999

返回顶部找客服
QQ|小黑屋|手机客户端|荣耀渭南网 ( 陕ICP备14009238号-2 )            

陕公网安备 61050202000309号

Powered by 渭南荣耀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2008-NOW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