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月28日,记者从首都博物馆获悉,在即将亮相的441组件海昏侯墓文物中,将有详实的物证和书证揭开墓主人身份。 谜团 文献与文物对话揭开墓主人身份 据介绍,该展览将从4个方面展示海昏侯墓的惊人考古发掘成果。 第一部分为“惊现侯国”,介绍海昏侯国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以及侯国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为“王侯威仪”,从礼乐宴飨、盛装出行、酎金积贮、生活风尚、祭礼如仪等5个方面,通过文物解读汉代诸侯王的生活场景;通过考古发现的海昏侯墓园标准、完整的墓葬形制及丰富、独特的随葬品解读汉代的丧葬习俗,反映当时皇室贵胄的有关政治制度和日常生活,同时也是当时手工艺技艺和文化艺术发展的集中体现,从中不仅能窥见汉代经济的发展水平,更能领略巍巍大汉的雍容气度。 第三部分将揭秘“墓主身份”,通过文物与文献对话的方式,以详实的物证和书证揭开墓主身份之谜,和他那个时代的历史尘封。 第四部分为“保护共享”,展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保护和考古发掘工作相辅相成、紧密配合的成果。全国范围内相关领域文物保护专业力量云集于此,使得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成为检验和展示我国最高考古和文保水平的一个重要平台。 重器“大刘记印”独立摆放私藏周代青铜器到展 海昏侯墓发掘至今,共出土金器、青铜器、铁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竹编、草编、纺织品和简牍、木牍等各类珍贵文物近两万件。考古专家曾断定,海昏侯墓主人很可能是汉代在位时间最短的汉武帝之孙刘贺。刘贺一生经历曲折、坎坷,5岁袭爵成了第二代昌邑王,19岁时继皇位,27天后被废,遭汉宣帝贬黜为海昏侯。据介绍,周三即将在首博展出的部分文物,就能证明墓主人的身份,包括带有“上”“中”“下”字样的马蹄金,墓主人身份的关键性证据——私印,以及一批刚刚完成文保修复工作的精美青铜器。值得期待的是,主墓出土的一套共14枚完整编钟,上嵌有精美的鎏金纹饰,也将面世。据透露,不少文物都是首次展出。 2月28日,400余件珍贵文物已就位,九成已放入展柜。其中,汉代海昏侯墓里出土的两件周朝文物——西周青铜提梁卣和东周青铜缶格外引人注目。这说明墓主人是一位“藏友”,钟爱古董文玩,死后都要将钟爱的收藏带入墓葬。 展厅里,每一个展柜都可以调节湿度,值得一提的是,“大刘记印”玉印则摆进了保湿性好、一般用于展示“重磅”文物的独立展柜,首博特意在印前放置了放大镜,方便观众看清印上字迹。 海昏侯墓出土的文物中,一件上有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早孔子画像的漆器屏风会不会到展,相信是很多考古迷们关心的话题。可惜的是,这次“孔子”并没有来,“漆器、竹简、丝织品等文物不适宜长途奔波,比较脆弱,考虑到保护问题,不在抵京展览之列”。 护卫 文物千里进京路特警守护保安全 2月23日13时,15箱贴着封条、标注着“江西省考古所”字样的海昏侯墓出土文物,在南昌特警的守护下,搭乘T168次列车踏上了千里进京路。驶入北京西站后,在首都特警的护送下,乘坐中铁快运专车,驶入首都博物馆的库房。 文物在千里进京路上,怎样保证安全?据介绍,这15箱文物在离开江西前,都由考古人员用海绵等将文物仔细包好以防止磕碰,之后统一装箱经铁路运输。“在考古现场,也会使用木箱整体打包提取文物,这样可以减少现场提取过程中对文物的破坏,最大限度地保证提取文物的完整性。” 在首博的库房,记者看到,覆盖着保鲜膜的两只木箱静卧地面,“箱子穿着薄薄的‘塑料衣’,既是为了防水,也是为了保湿”,首博专家解释。而其他的13箱文物,则根据材质的不同,分放在设置着不同湿度的库房内。 专家介绍,首都博物馆的文物库房,瓷器、玉器、青铜器、竹木牙角家具等,都按类别区分库房,每一间的温度都恒定在20℃,但湿度不同。“如,金属器喜干,湿度在45%左右;而丝织品和纸质类,湿度需要达到50%至55%。”在展厅中,每个展柜也会根据文物需求调节不同湿度。 据《北京晚报》 本文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
7月5日,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第四届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活动在全国范围
肇事的狗 因为妈妈的一声咳嗽,受惊的狗咬死了出生仅3天的
00后女孩将生小孩的图片 妈妈是2000年出生,爸爸是1999
Powered by 渭南荣耀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2008-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