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资讯] 男子珍藏母亲大生产运动奖状 希望送往博物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分享到:
发表于 2015-9-28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荣耀渭南网,结交渭南乡党,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荣耀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男子珍藏母亲大生产运动奖状 希望送往博物馆

男子珍藏母亲大生产运动奖状  希望送往博物馆
  刘义民先生珍藏的奖状
  

男子珍藏母亲大生产运动奖状 希望送往博物馆

男子珍藏母亲大生产运动奖状  希望送往博物馆

  杨荣年轻时的照片刘义民提供
  
  看到西安晚报联合红马甲发行公司发起“晒出老物件,诉说你与抗战的故事”活动,家住北郊市妇联家属院68岁的刘义民老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他想展示的是母亲留下的一张“大生产运动”时期的奖状。“这张奖状是抗日战争和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见证,能留下来非常不容易,我希望能将它送往中国军事博物馆。”刘先生说。
  
  奖状非常珍贵只有这一张
  
  25日上午,记者赶到刘先生家,他拿出一个文件夹,里面有一张用塑料纸包起来的奖状,他小心翼翼地取出后摆在桌子上给记者看。“你看,这里写着我母亲的名字,杨荣。”在刘先生的介绍下,记者认真看了看奖状,奖状是按从右向左竖行繁体字印刷的,手写了获奖者的名字、荣誉称号和颁发日期,内容是说1940年杨荣被评为生产中的模范妇女,颁发部门是中共中央妇女运动委员会。奖状是用布做成的,保存完好。
  
  收拾好奖状,刘先生介绍,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在家中见到这张奖状的。他的母亲是老红军,13岁参加革命,1937年15岁时入党,参加革命80年,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历史时期,离休前曾任中国兵器工业213研究所纪委副书记,享受中央正部长级医疗待遇。“我小时候在家里的抽屉看到过父母亲获得的各种奖章,奖状只有这一张,所以非常珍贵。”他说。
  
  希望历史见证能永久保存
  
  关于这张奖状背后的故事,刘先生表示最完整的记录就是母亲亲笔写的回忆录,“我母亲今年7月份去世了,前些年军工系统请离退休的干部写抗战回忆录,我母亲专门写了稿子。”他说。说着他给记者看了母亲写的文章。“从1938年起,由于日军的反复大规模扫荡,飞机频繁轰炸,以及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陕甘宁边区各敌后根据地陷入困苦之中。为此,我党在边区党政军各部队、机关和学校中发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杨荣老人在这篇名为《抗战记忆:见证“大生产运动”的奖状》一文开篇如是写道。
  
  当时她在鲁迅师范学校,因为经常和师生们做抗日宣传活动,遇到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敌视。而后在一次将我军采购员围殴致死的事件后,“此时国民党顽固派将同情我方的原驻军调离,将铁杆反共的军队调来换防,此后白色恐怖愈演愈烈,局势愈发恶化,新驻军经常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开枪寻衅,并切断了我方后勤供应的渠道。”从此师生们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活动,“亦即后来闻名于世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老人家在文章中详细叙述了大生产运动的背景和开展情况。
  
  她还描述了生产自救的细节、奖状的外形和自己获奖的经历。如今每每翻看母亲留下的奖状和写下的回忆录,刘先生感慨万千,他希望能将这份奖状送往中国军事博物馆。采访结束时,他说:“我家还有抗日战争时期的皮箱和子弹箱,我和家人希望能将这些东西都交给博物馆。这些物件都是历史见证,希望能永久保存下来。”
  
  文/图记者郑燕茹
荣耀渭南网---每天我们都在影响这座城市!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返回列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