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马上注册荣耀渭南网,结交渭南乡党,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荣耀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x
原创 风声细语 风声细语
2025年11月15日 07:02 重庆 18人
幸福不在远方,就在此刻的呼吸之间
今天想与大家分享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的一首治愈之作。这首诗像一面澄澈的镜子,照见我们总是匆匆向前、却总与幸福擦肩的生命状态。
《慢下来吧,品味当下》 萨提亚
很多时候
我们总是急着向前奔跑
快点、快点
好像下一刻一定比这一刻更好
从小盼长大
长大盼有好工作
盼望娶妻生子
盼望升官发财
整日忙忙碌碌
都奔着下一刻
可奔向下一刻的时候
匆忙中我们也错过了自己
错过生命当下的体验
无论那是怎样的体验——
喜欢的,或是不喜欢的
都是生命的一种表达
借由聆听与体验这份表达
我们开始懂得生命
认识自己的本性
当头脑总在选择“想要”的体验
我们就变得分裂,不完整
慢下来吧!朋友
品尝每一次呼吸
勇敢接触当下的每一份体验
不逃、不躲、不压抑、不隔离
勇敢地让生命之流流经自己
敞开心扉
拥抱自己
我们便打开生命智慧与丰盛之门
01
孩子,是我们活在当下的老师
用心观察孩子的父母都会发现,孩子天然活在当下,享受当下的乐趣。无论是一片落叶,还是精致的玩具,他们都能专注其中,玩够了,就坦然放下。
而我们呢?工作被焦虑与恐惧包围,早已失去孩子那种“尽情享受,活在当下”的能力。
即便一份工作不断吞噬我们的时间、精力与健康,我们仍紧抓不放——背后是深深的匮乏感。
那种发自内心的满足,让孩子能如游戏般置身每一刻,嬉笑怒骂,自发而为。因为不担心失去,他们充满安全感,从不会因恐惧而紧抓什么。
请保护好他们与生俱来的翅膀,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和塑造。
02
那个不断追逐目标的人,是你吗?
有位朋友分享,童年时他必须努力表现、和兄弟竞争、讨好母亲,才能换来一点关注和奖励。可真正得到时,他并不快乐,反而陷入焦虑,奔向下一个目标。
这感觉多么熟悉——我们总以为幸福在终点等候,可抵达时才发现,它不在那里。
在不断追逐中,我们早已遗忘了感受当下的能力。而幸福,只存在于此时此刻。明天的幸福,永远在明天。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却依然感受不到喜悦。或许正因为他们失去了享受当下的能力。
03
幸福像握在手中的沙,越想抓紧,
流失越快
人们总以为幸福在“别处”——新环境、新工作、新关系。但若你总相信幸福在远方,它就永远不会降临。
我们终于抵达心心念念的地方,见到朝思暮想的人,却感到快乐不如预期,甚至因一点不如意而郁郁寡欢。
也许正因为幼时的需求很少被满足,我们缺乏感受当下的能力,总觉得快乐还在后面……
幸福有点像量子——你越想精确观察和定义它,它越容易溜走。
一旦试图抓住幸福,你就从体验中抽离。体验变成了分析,顺其自然变成了执念。
幸福只能被感受,无法被捕获。
04
那个读初二的女孩,比我们都通透
一位读初二的女孩曾说:“我是活在当下的。别总问我以后怎样,我不知道。等到那时,我自然知道。当下,我努力学习,近期目标是成绩稳定。再远一点,考上高中。如果考不上,就上职高。别总追问那么远的未来。”
这女孩比许多成人更通透。她懂得:生命不在远方,就在此刻呼吸之间。
05
从今天起,练习感受而非仅仅享受
贪婪并非孩子的本性。当需求不断被否定、评判、延迟,痛苦累积,才会让孩子变得不讲道理、索求无度。
如果你常担心孩子不懂珍惜,请先反问自己:“我是否能感恩拥有的一切?我能否放慢脚步,享受当下?”
放下焦虑的头脑,停止评判孩子。谦卑地蹲下来,和他们一起玩耍,尽情享受当下的生命。
别焦虑,别想太多。去感受每一天的美好,感谢孩子带来的完整与丰富,他们让我们重温童年,再遇初心。
不只是“享受”当下,更是“感受”当下。哪怕在与孩子或他人相处时,若改变不了现状,不如试着融入——感受他们在谈什么,自己在说什么,自己期待怎样的对话,是否可能温和地引导谈话的方向。感受自身,内观自我。
写在最后
在这个步履不停的时代,愿我们都能在湍急的时间之河里,找回属于自己的节奏——慢下来,深深潜入每一个当下,让生命在真实的体验中,自由呼吸,全然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