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轻通村客运经营者的负担,从2010年起,陕西省出台政策对通村客运车辆每年缴纳的交强险费用予以全额返还;同时,对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新增和更新的通村客运车辆,每辆给予两万元补助。可是,澄城县一些通村客运经营户向我们栏目反映,几年来,他们一直都没有领到这两笔款项。那么,经营户为什么没有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补助政策呢?本栏目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通村客运补助款去哪了? 今年是王师傅经营通村客运车辆第五个年头,他一直听同行说,政府对通村客运车辆有“交强险”补助,但补助款却没到过他们手里。 经营户王师傅:一分钱都没见,听人说一年能返还2620元,但是我们一直也没见。 和王师傅一样,张师傅是2013年3月开始经营通村客运班线的,两年以来,补助的钱款也没领过。 经营户张师傅:没有,这是上一个经营户转给我的时候,合同上仍然写的有这个钱,归我,但至今没见到。 2010年,为方便陕西省农村群众出行,支持农村公路客运发展,省交通运输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出台了《通村客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省级财政预算中每年安排3000万元专项资金,对通村客运车辆“交强险”给予全额补助。根据车型和车辆等级不同,每年每车的补助标准从1800元到4000元之间不等。 经营户王师傅:但是我问过公司许多次,公司说只要有就是大家的,截至现在已经五年半了,还是没有回应。 张师傅和王师傅都是渭南市汽车运输公司澄城分公司的经营户,公司总共有14辆通村客运车辆,每年的保险费都是他们经营户直接交给保险公司,或者交给公司后,由公司统一交给保险公司。那么,这笔补助款为什么不给经营户呢?记者来到渭南市汽车运输公司澄城分公司了解情况。 渭南市汽车运输公司澄城分公司经理刘全森:我是2014年7月开始上任的,以前的事我确实不太清楚。 记者:那这个事以前归谁管? 渭南市汽车运输公司澄城分公司经理刘全森:这个事以前归李经理李宗在任期间管。 刘经理说,2014年和2015年的交强险补助省上还没有下发,对以前的事他不清楚。随后,记者多次电话联系公司原经理李宗,但始终无法联系上。 在澄城县,还有一家经营通村客运的公司——远登运输公司,也经营着30多辆通村客运车辆。这家公司的经营户们几年来也没有领过“交强险”补助。 经营户:没有,我上的保险从来没有返还给我们,我反正寻过,人家说是公司的,拨下来归公司不归我个人。 经营户:没有,那就不给我们返还。受人家管制,人家说咋办就咋办,你不听人家说就营运不成。 那么,澄城县远登运输公司为什么没有将每年的交强险补助返还给经营户呢? 澄城县远登运输公司副经理王西德:因为好像哪个文件上说,交强险补助直接拨付给承担通村客运的企业。 记者:这是哪个文件? 澄城县远登运输公司副经理王西德:具体我也记不清。 那么,交强险补助的发放,省上政策究竟是怎么规定的呢? 省运管局客运处处长高虹:谁交保险给谁,如果是车主(经营户)让公司给他代买,那公司垫付了这笔资金,那公司肯定就拿了;如果是经营者自己出了这个钱,那公司就肯定要给经营者,谁出钱给谁。 谁出的保险费,补助款就给谁,看来省上的规定非常明确。而澄城县的通村客运班车,一直都是经营户缴纳交强险,却从来没有拿到补助金。初步统计,澄城县的两家客运公司共四十多辆通村车辆,每年就有十多万元的交强险补助款,从2010年至2013年,四年间共有40多万元。经营户们想知道,这笔钱究竟去了哪里? 经营户、公司各执一词 2万补助款究竟该归谁? 除交强险补助外,为了推进通村客运快速发展,2009年,省交通运输厅还出台政策,三年内投资两亿元,对全省10000辆新增及更新的通村客运车辆,每车补助2万元。而澄城县一些通村客运车辆的经营户说,他们大多是从2011年开始经营通村客运的,但这笔补助也一直没有见到。 经营户:没有,我没见过,我不知道。 记者:你这车跑了几年了? 经营户:我这车到今年都5年了。 记者:2万元的车补你领到了没有? 经营户:没有。 记者:车补你领到了没有? 经营户:没有。 记者:你领到了没有? 经营户:没有。 那么,澄城县这两家运输公司为什么没有将每车2万元的补助款返还给经营户呢? 渭南市汽车运输公司澄城分公司经理刘全森:这具体我不清楚,因为我才上任,以前的工作我就不经手。 澄城县远登运输公司副经理王西德:因为按照省上的规定,当时对通村客运实行公司化经营的车辆才有补助。我们这些车都是实行的公司化经营,所以这些补助是公司的,不是给他们的。就是谁购车给谁,因为从购车发票、从产权证到一切的营运手续、产权都是公司的,所以补助款是给公司的。 然而,对公司的说法,经营户们却并不认同。他们认为,当初的购车款实际上是他们出的,公司并没有出。 经营户:公司没有掏一分钱,个人把钱给公司打到一个私人账户上,领大家到十堰接的车。 而公司方面却认为,经营户缴纳的16万元并不是购车款,而是承包经营的风险抵押金。 澄城县远登运输公司副经理王西德:按照公司化经营,有一种模式就是承包经营,你要给公司掏一部分安全保证金,就是这。 记者:那为啥风险抵押金跟车款能重合,都是同样数字的钱呢? 王西德:这时间长了,我也搞不清。 采访中经营户们说,之所以会出现经营户掏了钱却变为承包人的状况,主要是2009年后省上要求通村客运实行公司化经营,严禁挂靠经营,而车买回来后公司为了应付“公司化经营”的要求,便和他们协商签订了承包经营合同。实际上他们和公司并不是真正的承包关系,而是挂靠关系。 记者:为啥车的全款是你们自己掏的?你们和公司却属于经营承包关系呢? 经营户:我真的不知道,我要挂靠公司,不挂靠公司可能就跑不成这个线路,私人不可能跑。 经营户:按道理车是我们掏钱买的,那车补就是我们的,我们肯定要享受。 看来,在车补问题上,经营户和公司方面各执一词,那么,2万元的补助款究竟该归谁呢? 记者:这个政策到底补给公司还是补给买车的人? 省运管局客运处处长高虹:补给公司,我们是公司化经营,只能补给公司。至于说公司内部有些让利给经营户一部分或者全给的,也有这种操作的,这一块我们不干涉,这是企业自己的行为。 记者:现在有些车主反映说当时买车时钱全是他们出的,公司没有出钱? 省运管局客运处处长高虹:但是我们验收的时候,他们跟公司签的协议都有,他们承认这个车是各出一部分比例,就是公司51%和经营户49%,他们协议、签字都有,公司盖章都有,我们当时验收是有凭有据的,而且车辆的产权注册都是公司的,不是个人的。 节目看到这儿,政策就很清楚了。通村客运车辆的补助,规定很明确,该经营者的,就给经营者;该给公司的,就给公司。谁也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协调监管,让通村客运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出行。(西部网) |
2011年170余户业主在渭南城区玉州花园小区购房,至今延期两年多
一杯醇香的葡萄酒,总能让人生发出许多浪漫的情绪。临渭区葡萄产业园
民警带领肇事嫌疑人沈某准备指认车祸现场 嫌疑人正在指认车祸
Powered by 渭南荣耀科技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2008-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