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柚类大量上市
酸甜多汁的“柚味”
很多上海人都喜欢吃
而目前市面上
售卖的带“柚”字的水果有很多种
沙田柚、青柚、红蜜柚、
文旦柚、胡柚、葡萄柚、西柚
……
但你知道吗?
服用某些药物的同时
不能吃柚类!
否则可能成为健康“杀手”
先来看两个真实案例
福建福州的50岁的林女士每天服用地平类降压药,且一周内每天下午吃一个柚子,没想到之后每到下午就犯晕。医生通过动态血压检查发现她属于低血压,判断问题出在柚子上,柚子与降压药同吃相当于用药过量,使其血压骤降。(详情→)
湖北武汉56岁章先生因高血脂服降脂药,又信网络称吃葡萄柚能减肥,一天吃10斤,后出现乏力、腹泻、肌痛等症状,被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医生称,葡萄柚导致降脂药蓄积,引发不良反应。
柚子,尤其是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能显著抑制肠道CYP3A4代谢酶和P-糖蛋白。CYP3A4是身体中的一种重要的酶,几乎参与了现今使用的近半数药物的代谢,主要存在于肝脏和小肠。
当CYP3A4活性受抑制后,药物没法正常“消化”,就会在血液里越积越多,相当于“过量服药”,会导致药效过强加重不良反应,严重将造成中毒甚至死亡。
降压药(部分钙拮抗剂):可能让血压过低致头晕/站立不稳
与西柚同服可能导致血药浓度升高、血压骤降,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
阿托伐他汀(立普妥)
辛伐他汀(舒降之)
洛伐他汀(美降之)
这类药本身就有肌肉疼痛、肝损伤的风险,和西柚同服后,药物浓度升高,风险会翻倍:可能出现肌肉酸痛、无力,甚至引发横纹肌溶解症,同时加重肝脏负担。
部分抗过敏药(老药为主):或明显加重嗜睡/心律风险
这类药本身就可能引起嗜睡,和西柚同服后,药效增强,嗜睡感会明显加重,开车、操作机器时极易发生危险。
与西柚同服可使药物在体内浓度显著变化,过高增加肾毒性/神经毒性,过低则免疫抑制不足。建议严格回避西柚及其制品。
咪达唑仑(短期助眠/麻醉前镇静)
地西泮(安定,可能受影响)
与西柚同服会延缓代谢、延长作用时间,老年人或呼吸功能较差者风险更高。
吃药前先“两看”:看说明书“药物相互作用”是否写明避免“西柚(grapefruit)”;再看药品通用名,是否属于以上提到的高风险药物类别。
拿不准就当“西柚”处理:分不清自己吃到的是“西柚”还是“柚子”,按“西柚”口径避开更安全。
寻找更安全的替代:特别爱吃柚味但正在用高风险药(并非所有药都会受西柚影响,主要涉及强CYP3A4底物且首过代谢显著的口服药),如不确定,请咨询医生/药师。
西柚味饮料/果汁/果酱/酸奶算不算?
答:多数也算。只要含有西柚(grapefruit)提取物或汁液,都可能带来相互作用;加工并不一定能消除影响。
和食用西柚错开几小时,安全吗?
答:未必。因其为“机制性抑制”,西柚的影响可持续24–72小时,单纯错开时间并不可靠。
医生介绍,苹果汁和橙汁在体内常与药物呈“敌对状态”,相互竞争着被人体吸收,可能导致药物被吸收的水平下降,例如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抗组胺类药物。
普通人每天食用柚子
尽量不要超过200克
常规服用降压药、降血脂药人群
注意抵制“柚”惑!
切不可将药品和柚子同食
以免发生血压骤降等危险!
来源:新闻坊综合申工社、国家应急广播、江苏新闻、广州日报、湖北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