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学府里的园林设计,并非简单的“绿化堆砌”,而是以 “全龄友好、自然共生”为核心理念,试图构建一个“可参与、可互动、可生长”的社区生态空间。据项目景观设计师介绍,园区规划之初便遵循“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植物配置原则,同时划分“亲子互动、长者休憩、邻里社交”三大功能区,让不同年龄段的业主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休闲场景——这一设计思路,在交付现场的实景中得到了清晰呈现。
推开园区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约 800㎡的中央草坪区,草坪选用耐践踏的结缕草品种,边缘用矮灌木勾勒出自然的曲线,既保留了开阔的活动空间,又避免了景观的单调感。“以后周末可以带孩子在这里放风筝、野餐,不用特意跑去公园了。”业主刘先生站在草坪旁,兴奋地和家人规划着未来的生活。草坪西侧的“长者花园” 里,几棵胸径约20cm的国槐已亭亭如盖,树下设置了带靠背的石质座椅,座椅旁预留了USB充电接口,方便休息时给手机充电;花园角落的健康步道用彩色沥青铺设,路面标注着“100 米”“200 米”的距离刻度,细节里满是对长者需求的考量。
而在“亲子互动区”,设计则更显童趣:彩色的塑胶地面上绘制着卡通图案,滑梯、秋千、攀爬架等设施采用圆角设计,避免孩子玩耍时受伤;设施旁设置了家长等候区,配备遮阳棚与休息长椅,方便家长随时关注孩子动态。“我家孩子一进这里就不肯走了,以后下楼就能玩,比在家里看电视强多了。”业主周女士笑着说。
植物配置上,除了常见的乔木与灌木,园区还特意引入了薄荷、迷迭香、薰衣草等可食用香草植物,种植在靠近楼栋入口的花池里,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能让业主在散步时随手采摘,感受自然的野趣。不过,现场也能看到部分新栽的苗木仍带着 “青涩”——如靠近东门的几株樱花树,枝叶尚未完全舒展,树皮上还缠着保湿棉。一位工作人员解释:“这些苗木都是今年秋天刚栽种的,我们会定期浇水、施肥,等到来年春天发芽后,景观效果会更好。” 此外,园区的灌溉系统采用智能滴灌技术,水管隐藏在花丛与草坪中,既避免了传统浇灌对路面的冲刷,又能精准控制水量,这一设计细节,也体现了“生态节能”的理念。